我的第一个游戏开发日记一、从炒菜锅到控制台
去年夏天,我看着灶台上沸腾的汤锅突然想到:要是能把这种能量爆发的感觉做成游戏该多有趣。我决定用三个月时间自学开发了人生第一个火箭发射游戏。今天就把这段经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。
1.1 核心玩法设计
就像做菜需要主料,我们的游戏需要三个基本要素:
- 油门控制:用空格键模拟燃料喷射
- 物理模拟:重力加速度取9.8m/s²
- 成败判定:垂直速度不超过5m/s才算平稳着陆
参数项 | 初始值 | 理想范围 |
燃料总量 | 1000L | 300-700L |
引擎推力 | 200N | 180-220N |
二、代码厨房
下面这段Python代码是我参考《游戏编程模式》后调试出来的核心逻辑:
(代码框开始)
import pygame
class Rocket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fuel = 1000
self.velocity = 0
(关键部分:燃料消耗计算)
def burn_fuel(self, throttle):
if self.fuel > 0:
self.velocity += throttle 0.2
self.fuel -= abs(throttle) 0.5
(代码框结束)
2.1 那些踩过的坑
- 第一次测试时火箭直接穿过了地面
- 燃料计算错误导致剩余量出现负数
- 忘记重置游戏状态导致无限循环
三、给游戏加料的秘诀
在基本版完成后,我给它加了这些佐料:
火箭类型 | 推力系数 | 燃料效率 |
土星五号 | 1.2x | 80% |
猎鹰九号 | 0.9x | 120% |
加入随机天气系统后,某次测试时遇到强侧风,火箭像喝醉的企鹅一样歪歪扭扭落地,这个意外反而成了最有趣的玩法。
四、让失败变得有趣
参考了《游戏情感设计》中的建议,我设计了这些反馈机制:
- 轻微碰撞时会有零件松动动画
- 燃料耗尽前10秒加入警报音效
- 坠毁时根据速度显示不同破损效果
现在每次按下R键重启时,都能听到我录制的真实键盘敲击声。有次邻居小孩来玩,连续失败十几次还乐此不疲,说就想看不同摔法。
五、从厨房到星辰大海
上周给游戏加入了登月模式,需要计算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平衡点。调试时突然想起妈妈做馒头时的称重场景——这不就是现实中的燃料配比计算吗?
窗外的蝉鸣渐渐被秋雨取代,而我的火箭还在屏幕里一次次升空。或许下个版本该做个组装车间,让玩家自己搭配推进器和燃料舱。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逆水寒游戏画质与视角调整全攻略
2025-08-18 13:20:10《代言垃圾页游》新手必知的游戏技巧有哪些
2025-08-07 09:39:31游戏进阶指南:从菜鸟到高手的实用技巧
2025-08-04 17:28:53《舒适森林》:反差萌的治愈系生存游戏
2025-08-04 13:53:51《冒险岛之梦》攻略揭秘:游戏设置、梦幻钥匙获取、主线任务及梦之石用途
2025-08-03 15:13:11